為了打擊盜版,執法部門對網絡版權竟有如此“組合拳”
采編:科智商標 發布時間:2018-07-11
隨著互聯網的迅速普及,人們獲取文化產品的方式從線下轉為線上,從網絡獲取資訊成了生活的主要方式,同時,打擊侵權盜版行為的主戰場也轉向了網絡。
當前,廣東網民數量居全國之首,備案網站數位居全國前列,省會城市廣州如何有效監管網絡版權市場,廣州市文化市場執法總隊進行了有效的探索并取得了積極成效。
凈化網絡空間 把握文化市場發展脈絡
廣州目前有1500多家企業取得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,數量還在不斷增加?!耙_?;ヂ摼W依法管控,必須管住兩個方面:網絡社會管理和網絡新技術新應用,使我們的網絡空間清朗起來?!睆V州市文化市場執法總隊一相關負責人表示。
堅持以人民為中心,不僅體現在依法行政理念上,而且外化為依法行政的具體舉措?!拔幕瘓谭ㄕ咭粩嘌芯课幕袌銮斑M和發展中遇到的新變化、新情況、新問題,提出解決文化市場發展中的各種困難和問題,拿出更有效的維護文化市場公平競爭的惠民舉措,以滿足人民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日益增長的需要?!鼻笆鲐撠熑讼蛴浾哧U釋。
踐行依法行政理念體現在2017年查獲的 MTV235網站一案中。該網站實為一個聚合盜鏈侵權平臺,通過設置榜單、目錄、索引、內容簡介等方式,聚合各大視頻網站內容。作案技術手段隱蔽,用戶點擊網站中羅列的視頻鏈接標簽時,網站向視頻源網站服務器發送請求,并根據視頻所在網站服務器的回復,解析提取視頻文件數據,并破解原視頻網站的收費視頻賬號密碼系統,直接在手機端播放。用戶渾然不知點播操作已陷入盜版侵權中。
經過廣州市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總隊調查取證,鎖定網站經營者及歸屬地,并取得浙江天貓、上海全土豆、北京優酷、深圳市騰訊等公司584部影視作品合計1萬余集未授權聲明。經執法人員核查發現,網站1165個頁面中合計44905部視頻,每日更新頻率約40到50部,包含一部分違規禁止內容,不僅給權利人造成巨大損失,還危害未成年人健康成長。
為此,國家版權局辦公廳、全國“掃黃打非”工作小組辦公室、公安部治安管理局、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庭、最高人民檢察院監督廳五部門聯合通知,要求掛牌督辦該網站侵權案,查清該網站違法廣告收入從2017年8月至11月共5208.03元。廣州市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總隊聯合公安、網警部門的專案組對網站經營者湯某實施了抓捕,該網站被依法取締。
加快行政執法規范化建設,助力執法創新
行政執法規范化建設,是實現程序與實體并重,嚴格執法、公正執法的重要保證。廣州文化執法部門將線索審核納入平臺,重點把好案件入口關,對接全國文化市場技術監管與服務平臺進行雙隨機巡查;同時依托網上電子地圖和功能搜索軟件助力執法檢查、網上推進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、網上連接執法現場以及網上執法文書上傳等六大網上指揮監管途徑,整合運用網下監督方式,創新形成執法指揮監管“網上平臺+”工程。
網絡版權市場監管離不開跨地域聯合執法。去年,廣州率先展開全國“護城河工程”、“南嶺工程”、“天山工程”、“珠峰工程”、“長白山工程”五大工程,與全國20多個城市和地區建立聯系,簽訂了聯合辦案協議,開創跨地域聯合執法新模式。積極推進執法辦案的信息化、智能化,開發建設了廣州市文化市場執法信息網絡平臺。
在辦案中,廣州創下了全省乃至全國多項技術手段的創新案例。首次實現了文化執法部門跨地域登記保存服務器的先河,該執法創新在國內屬首次。此外,廣州首次采取司法鑒定固定電子證據被法院采信;首次作出行政處罰后移交司法機關審理作出刑事判決、且判處實刑的侵犯著作權案。這些凈化國內文化市場秩序的執法創新,加快了廣州文化執法領域的規范化進程。
數據顯示,近年來,廣州全市文化執法領域復議案件變更率為零,訴訟案件勝訴率達到100%。
柔性執法,體現“以人民為中心”的執法理念
切實提高行政執法的公信力和說服力,是廣州文化執法部門著力的方向。當前,大型文化企業間互相告狀、網絡版權投訴日益增多等影響版權市場良性發展的情況屢見不鮮。如何破局就成了擺在文化執法部門面前亟待解決的一道考題。
“我們采取學習探討與調查取證相結合、宣傳教育與行政調解相結合、擱置爭議與做出處罰相結合的辦法解決版權糾紛問題?!睆V州市文化綜合行政執法總隊一位相關負責人表示,在包括調查取證、案件審理、告知聽證、處罰決定等執法環節積極說理,采用柔性執法方式緩和矛盾,寓服務于執法,對規范文化企業經營行為起了積極作用。
社區游戲的興起既給文化市場注入新活力,同時也引發了一系列“隱蔽”的侵權案。網絡游戲用戶在網盤下載游戲軟件似乎是司空見慣的事,殊不知由非官方下載渠道獲取的軟件,不需要走正版驗證流程看似“占了便宜”,實際上卻構成了侵權?!拔业氖澜绾凶印币话盖謾喾绞菄鴥扔螒蛏鐓^運營商,長期提供游戲周邊服務,對網絡版權保護政策一知半解。
廣州文化執法部門在取證、調解中宣傳。4次約談侵權人,召開3次調解會,針對侵權行為存在的問題,在查清違規事實、證據無異議的前提下,依法向對侵權方作出了行政處罰。
“廣州文化企業體量大,要解決大市場、小隊伍的矛盾,需要督促企業設立審核隊伍,建立審核把關機制,采用高科技審核技術手段,提高企業自我管理能力,落實好企業主體責任?!睆V州市文化綜合行政執法總隊一位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,文化市場執法并非“一味喊打”,執法公信力由“群眾說了算”。
辦好一樁案件,就是一次文化版權政策宣傳。廣州開發區一家企業上市前夕鬧“侵權風波”,當時文化執法部門介入調查,如果開下罰單,企業的上市必然受阻。該部門牽頭調解,先后3次組織召開協調會,最終企業支付700萬元版權費達成和解。該案例為解決版權糾紛提供了樣本,更以人性化的執法服務理念為本地企業保駕護航。
作為廣州地區文化市場和意識形態領域一支重要的行政執法力量,該部門始終堅持依法行政,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,在依法行政中服務人民,積極維護廣州地區的意識形態安全和文化安全。
2017年至今,廣州文化執法部門辦理文化市場各類案件547宗,追究刑事責任28人。其中“妙妙直播”平臺傳播淫穢色情信息案,6名涉案人員全部抓捕歸案。兒童“邪典”視頻案制作的警示片在央視法制欄目播出,既震懾了違法犯罪分子,也有效規范了文化行業公平競爭的秩序。
當前,廣東網民數量居全國之首,備案網站數位居全國前列,省會城市廣州如何有效監管網絡版權市場,廣州市文化市場執法總隊進行了有效的探索并取得了積極成效。
凈化網絡空間 把握文化市場發展脈絡
廣州目前有1500多家企業取得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,數量還在不斷增加?!耙_?;ヂ摼W依法管控,必須管住兩個方面:網絡社會管理和網絡新技術新應用,使我們的網絡空間清朗起來?!睆V州市文化市場執法總隊一相關負責人表示。
堅持以人民為中心,不僅體現在依法行政理念上,而且外化為依法行政的具體舉措?!拔幕瘓谭ㄕ咭粩嘌芯课幕袌銮斑M和發展中遇到的新變化、新情況、新問題,提出解決文化市場發展中的各種困難和問題,拿出更有效的維護文化市場公平競爭的惠民舉措,以滿足人民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日益增長的需要?!鼻笆鲐撠熑讼蛴浾哧U釋。
踐行依法行政理念體現在2017年查獲的 MTV235網站一案中。該網站實為一個聚合盜鏈侵權平臺,通過設置榜單、目錄、索引、內容簡介等方式,聚合各大視頻網站內容。作案技術手段隱蔽,用戶點擊網站中羅列的視頻鏈接標簽時,網站向視頻源網站服務器發送請求,并根據視頻所在網站服務器的回復,解析提取視頻文件數據,并破解原視頻網站的收費視頻賬號密碼系統,直接在手機端播放。用戶渾然不知點播操作已陷入盜版侵權中。
經過廣州市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總隊調查取證,鎖定網站經營者及歸屬地,并取得浙江天貓、上海全土豆、北京優酷、深圳市騰訊等公司584部影視作品合計1萬余集未授權聲明。經執法人員核查發現,網站1165個頁面中合計44905部視頻,每日更新頻率約40到50部,包含一部分違規禁止內容,不僅給權利人造成巨大損失,還危害未成年人健康成長。
為此,國家版權局辦公廳、全國“掃黃打非”工作小組辦公室、公安部治安管理局、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庭、最高人民檢察院監督廳五部門聯合通知,要求掛牌督辦該網站侵權案,查清該網站違法廣告收入從2017年8月至11月共5208.03元。廣州市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總隊聯合公安、網警部門的專案組對網站經營者湯某實施了抓捕,該網站被依法取締。
加快行政執法規范化建設,助力執法創新
行政執法規范化建設,是實現程序與實體并重,嚴格執法、公正執法的重要保證。廣州文化執法部門將線索審核納入平臺,重點把好案件入口關,對接全國文化市場技術監管與服務平臺進行雙隨機巡查;同時依托網上電子地圖和功能搜索軟件助力執法檢查、網上推進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、網上連接執法現場以及網上執法文書上傳等六大網上指揮監管途徑,整合運用網下監督方式,創新形成執法指揮監管“網上平臺+”工程。
網絡版權市場監管離不開跨地域聯合執法。去年,廣州率先展開全國“護城河工程”、“南嶺工程”、“天山工程”、“珠峰工程”、“長白山工程”五大工程,與全國20多個城市和地區建立聯系,簽訂了聯合辦案協議,開創跨地域聯合執法新模式。積極推進執法辦案的信息化、智能化,開發建設了廣州市文化市場執法信息網絡平臺。
在辦案中,廣州創下了全省乃至全國多項技術手段的創新案例。首次實現了文化執法部門跨地域登記保存服務器的先河,該執法創新在國內屬首次。此外,廣州首次采取司法鑒定固定電子證據被法院采信;首次作出行政處罰后移交司法機關審理作出刑事判決、且判處實刑的侵犯著作權案。這些凈化國內文化市場秩序的執法創新,加快了廣州文化執法領域的規范化進程。
數據顯示,近年來,廣州全市文化執法領域復議案件變更率為零,訴訟案件勝訴率達到100%。
柔性執法,體現“以人民為中心”的執法理念
切實提高行政執法的公信力和說服力,是廣州文化執法部門著力的方向。當前,大型文化企業間互相告狀、網絡版權投訴日益增多等影響版權市場良性發展的情況屢見不鮮。如何破局就成了擺在文化執法部門面前亟待解決的一道考題。
“我們采取學習探討與調查取證相結合、宣傳教育與行政調解相結合、擱置爭議與做出處罰相結合的辦法解決版權糾紛問題?!睆V州市文化綜合行政執法總隊一位相關負責人表示,在包括調查取證、案件審理、告知聽證、處罰決定等執法環節積極說理,采用柔性執法方式緩和矛盾,寓服務于執法,對規范文化企業經營行為起了積極作用。
社區游戲的興起既給文化市場注入新活力,同時也引發了一系列“隱蔽”的侵權案。網絡游戲用戶在網盤下載游戲軟件似乎是司空見慣的事,殊不知由非官方下載渠道獲取的軟件,不需要走正版驗證流程看似“占了便宜”,實際上卻構成了侵權?!拔业氖澜绾凶印币话盖謾喾绞菄鴥扔螒蛏鐓^運營商,長期提供游戲周邊服務,對網絡版權保護政策一知半解。
廣州文化執法部門在取證、調解中宣傳。4次約談侵權人,召開3次調解會,針對侵權行為存在的問題,在查清違規事實、證據無異議的前提下,依法向對侵權方作出了行政處罰。
“廣州文化企業體量大,要解決大市場、小隊伍的矛盾,需要督促企業設立審核隊伍,建立審核把關機制,采用高科技審核技術手段,提高企業自我管理能力,落實好企業主體責任?!睆V州市文化綜合行政執法總隊一位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,文化市場執法并非“一味喊打”,執法公信力由“群眾說了算”。
辦好一樁案件,就是一次文化版權政策宣傳。廣州開發區一家企業上市前夕鬧“侵權風波”,當時文化執法部門介入調查,如果開下罰單,企業的上市必然受阻。該部門牽頭調解,先后3次組織召開協調會,最終企業支付700萬元版權費達成和解。該案例為解決版權糾紛提供了樣本,更以人性化的執法服務理念為本地企業保駕護航。
作為廣州地區文化市場和意識形態領域一支重要的行政執法力量,該部門始終堅持依法行政,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,在依法行政中服務人民,積極維護廣州地區的意識形態安全和文化安全。
2017年至今,廣州文化執法部門辦理文化市場各類案件547宗,追究刑事責任28人。其中“妙妙直播”平臺傳播淫穢色情信息案,6名涉案人員全部抓捕歸案。兒童“邪典”視頻案制作的警示片在央視法制欄目播出,既震懾了違法犯罪分子,也有效規范了文化行業公平競爭的秩序。